畜禽养殖臭气浓度标准是多少?权威国标解读与防控全解析
2025.09.23 浏览量:17 次
畜禽养殖臭气浓度标准是多少?畜禽养殖臭气浓度标准是确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根据《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为OU臭气浓度(无量纲),标准值为70。该标准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具有强制效力,这一标准旨在控制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畜禽养殖臭气从何而来?
畜禽养殖场的恶臭并非单一气体造成,而是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与无机气体混合形成的复杂气味。其来源主要包括动物粪便、尿液、垫料、饲料残渣、死亡畜禽尸体、消化道排放气体、皮脂腺分泌物等。特别是粪便和污水在堆积、储存、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产生大量恶臭物质。常见恶臭成分如氨气(NH₃)、硫化氢(H₂S)、甲硫醇(CH₄S)、三甲胺(C₃H₉N)等,这些气体不仅刺激性强,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
主要恶臭气体有哪些?它们的危害有多大?
1、氨气(NH₃)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职业接触限值PC-TWA为20mg/m³、PC-STEL为30mg/m³。
2、甲硫醇(CH₄S)
无色、具有烂菜心气味的刺激性气体,职业接触限值MAC为1mg/m³。
3、甲硫醚(C₂H₆S)
无色透明液体,挥发蒸气具有不愉快气味,职业接触限值MAC为50mg/m³。
4、二甲二硫(C₂H₆S₂)
无色至浅黄色非透明液体,挥发蒸气有与甲硫醇一样不愉快的臭气味,职业接触限值暂无。
5、二硫化碳(CS₂)
无色、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气味,职业接触限值PC-TWA为5mg/m³、PC-STEL为10mg/m³。
6、三甲胺(C₃H₉N)
无色、有鱼油臭气味的刺激性气体,职业接触限值MAC为5mg/m³。
畜禽养殖臭气浓度具体限值是多少?
根据《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的臭气浓度场界排放限值为 70(无量纲)。这一数值是通过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1993) 测定得出,代表臭气被稀释到无明显异味时的最大稀释倍数。例如,若某猪场臭气浓度测得为140,则意味着需稀释140倍才能消除可感知气味,已超出国家标准一倍。
该标准适用于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规模化养殖场,依据养殖规模设定不同管理要求。例如,生猪存栏≥500头、蛋鸡≥15000羽、肉鸡≥30000羽即纳入监管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自2001年发布至今仍为现行有效版本,生态环境部在2023年发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严格执行该排放限值。
如何检测和监控养殖臭气是否达标?
臭气浓度检测采用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1993),由专业嗅辨员在实验室通过逐级稀释判断气味阈值。近年来,电子鼻技术逐步应用,如赢润集团研发生产的ERUN-QB9620便携式恶臭气体检测仪能够检测《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九种指标(氨气、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浓度OU)的浓度值,实现与《GB/T 14675-1993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结果相连,可作为电子恶臭鼻使用。
监测点布设需符合《HJ/T 83-2001 废气采样器技术要求》,通常在养殖场主导风向下风向厂界外1米处设置采样点,高度1.2~1.5米,监测频次不少于每季度一次。生态环境部门抽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畜禽养殖臭气超标率约为18.7%,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养殖密集区。

以上就是关于畜禽养殖臭气浓度标准是多少相关介绍,畜禽养殖臭气浓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规范畜禽养殖臭气排放,既是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和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了解并执行《GB 18596-2001》等国家标准,结合现代监测技术与管理手段,才能实现养殖效益与环境友好的双赢局面。通过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管理措施,养殖场可以有效控制恶臭气体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