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微量溶解氧分析仪选购指南:聚焦10大品牌与核心技术指标
2025.11.17 浏览量:6 次
便携式微量溶解氧分析仪生产厂家有哪些?全球领先的10大品牌包括梅特勒-托利多、哈希、万通、WTW、YSI等国际巨头,以及雷磁、赢润、禹山传感等国内优秀厂商,它们在精度(可达±1.5 μg/L)、响应速度(快至40秒)和技术(荧光法、极谱法)上各有侧重,共同支撑着电力、环保、制药等行业的严苛检测需求。
微量溶解氧(DO)的检测精度对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有何决定性影响?
在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和凝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是衡量水质的关键指标。极微量的氧气(通常要求≤7 μg/L,即7 ppb)就能导致锅炉管壁发生严重的氧化腐蚀,直接威胁设备安全和运行效率。因此,对溶解氧的检测必须达到微克/升(μg/L)级别,这正是“微量”二字的由来。
根据国家权威标准,微量溶解氧分析仪的性能受到严格规范。例如,JJG 1060-2010《微量溶解氧测定仪检定规程》对仪器的零点漂移、示值误差和线性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1。同时,HJ 925-2017《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则规范了便携式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2。一款合格的微量溶解氧分析仪,其示值误差通常需控制在±1.5 μg/L以内,响应时间需≤40秒,以确保现场快速取样的准确性。
| 关键技术指标 |
严苛工业场景要求(例如电厂) |
权威国标参考 |
| 最低检出限 |
优于 1 μg/L (1 ppb) |
JJG 1060-2010 |
| 示值误差 |
±1.5 μg/L |
HJ 925-2017 |
| 响应时间 |
≤ 40 秒 |
行业A级仪器标准 |
| 锅炉水标准 |
溶解氧 ≤ 7 μg/L |
DL/T 561-2009(电力行业标准) |
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便携式微量溶解氧分析仪10大品牌有哪些?
便携式微量溶解氧分析仪市场由技术领先的国际品牌和性价比突出的国内品牌共同构成。以下是根据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和用户口碑综合评选出的10大领先品牌:
国际品牌:技术与精度的代名词
1、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
•核心优势: 过程分析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InTap便携式分析仪采用光学(荧光)测量技术,实现了ppb级溶解氧的快速、低维护检测。广泛应用于GMP药厂和高端实验室,软件智能化程度高。
2、哈希(HACH)
•核心优势: 水质分析领域的巨头,产品线全面。其便携式微量溶解氧仪(如Orbisphere系列)可用于气液两相检测,检出限可低于1 ppb,坚固耐用,是电力、水务和工业流程监控领域的首选。
3、万通(Metrohm)
•核心优势: 以电化学分析技术见长,其微量氧分析仪以极高的精度和快速的传感器响应速度著称,在科研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环境中应用广泛。
4、WTW(德国)
•核心优势: 德国水质分析专家,其Oxi系列便携式仪器(如Oxi 3310)支持荧光法(FDO)探头,具有低维护量和高稳定性的特点,检测下限可达0.001 mg/L,适用于地表水和污水处理。
5、YSI(美国)
•核心优势: 专注于水质、环境监测,其Pro系列便携式溶氧仪(如Pro20)以坚固耐用和可野外更换探头设计闻名,是环境监测和水产养殖领域的常用工具。
国内品牌:高性价比与本土化服务
6、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核心优势: 虽为国际品牌,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其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支持极谱式与RDO荧光法,数据存储量大(可达5000组),适用于现场多种应用和高级分析。
7、雷磁(Leici)
•核心优势: 国内老牌电化学仪器制造商,产品线覆盖高、中、低端,性价比极高。在电力、石化、环保、教育等领域有极高的占有率,是国内市场的主力军。
8、赢润(ERUN)
•核心优势: 专注于工业水质分析,其便携式仪器(如ERUN-SP3-A5)分辨率高达0.01 μg/L(ppb级),专为锅炉水、冷凝水等严苛工业场景设计,符合A级仪器标准。
9、禹山传感(YUSAN)
•核心优势: 创新型企业,主推光学法溶解氧传感器,特点是无膜、无电解液,使用寿命长,轻便易携,降低了维护成本。
10、三信仪表(SANXIN)
•核心优势: 专注于水质分析仪器的老牌厂商,产品实用性强,价格亲民,适合预算有限但又需要满足基本微量检测需求的用户。
以ERUN-SP3-A5便携式电厂锅炉水溶解氧检测仪器为例,测量范围0–20 μg/L,分辨率高达0.01 μg/L,响应时间≤40秒,精度误差±1.5%F.S.,完全满足《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02)中对溶解氧的严苛限制。

以上就是关于便携式微量溶解氧分析仪生产厂家有哪些的相关介绍,选择便携式微量溶解氧分析仪,应以应用场景为导向,以国标要求为基准,在国际品牌的技术领先性和国内品牌的性价比与本土化服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随着荧光法技术的普及,未来低维护、高精度的便携式设备将成为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