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饮用水消毒剂臭氧国家标准及DPD光度法解析


2025.09.15 浏览量:9 次
臭氧(O₃)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具有极强的杀菌、除味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剂之一。相比传统的氯消毒,臭氧不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副产物,因此在欧美及国内高端水厂中被广泛使用。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臭氧被列为饮用水消毒剂的一种,对其使用条件与残留浓度做了明确规定,以平衡消毒效果与安全性,下面就和赢润集团工作人员一起来了解一下饮用水消毒剂臭氧国家标准及DPD光度法解析吧!
饮用自来水二次集中供水泵房
臭氧在饮用水消毒中的作用是什么?
臭氧(O₃)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系统的消毒环节。与传统的氯消毒相比,臭氧杀菌效率更高,能有效灭活细菌、病毒、隐孢子虫等微生物,且不产生三氯甲烷等有害副产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指南》第四版,臭氧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率比氯高3000倍以上。我国《GB 5749-2022》也明确将臭氧列为可使用的消毒剂之一,适用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经深度处理的供水场景。

《GB 5749-2022》对水中臭氧的具体限值要求有哪些?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联合发布的《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臭氧作为消毒剂的控制指标如下:
指标项 标准要求
与水接触时间 ≥ 12 分钟
出厂水限值 ≤ 0.3 mg/L
末梢水限值 ≤ 0.3 mg/L
末梢水余量 ≥ 0.02 mg/L
该标准自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替代了旧版GB 5749-2006。其核心逻辑在于:确保臭氧有足够时间发挥消毒作用,同时避免残留过高对人体造成刺激或生成溴酸盐等副产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指出,长期摄入超过0.3 mg/L的臭氧水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或黏膜损伤。

为什么需要快速测定水中臭氧浓度?
臭氧在水中极不稳定,半衰期通常为20-30分钟,浓度随时间迅速衰减。若采用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样品运输和分析过程可能导致数据失真。实时、现场测定成为保障水质合规的关键。据《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统计,国内大中型水厂中已有超过65%配备了在线或便携式臭氧监测设备,以实现工艺过程的动态调控。

常见的水中臭氧检测方法有哪些?哪种更适合现场使用?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碘量法:经典化学滴定法,精度高但操作复杂,适合实验室。
靛蓝分光光度法:抗干扰能力强,常用于环境监测站。
DPD分光光度法:反应迅速,30秒内显色,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其中,DPD法因操作简便、响应快,被广泛集成于便携式仪器中。《HJ 557-2010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及《CJ/T 283-2008 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均推荐使用DPD法进行现场筛查。


哪款便携式臭氧检测仪符合国标要求且适合一线使用?
赢润集团推出的ERUN-SP-O3便携式水质臭氧测定仪,采用DPD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0.00–2.00 mg/L,分辨率0.01 mg/L,重复性误差<±3%。该设备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认证,符合《GB/T 5750.11-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剂指标》的技术要求。其内置采样模块与比色系统一体化设计,支持一键读数,1分钟内完成检测,已在多个市政水厂和应急监测任务中投入使用。
饮用自来水水质臭氧测定仪
以上就是关于饮用水消毒剂臭氧国家标准及DPD光度法解析的相关介绍,除选择合规仪器外,还需遵循标准操作流程:采样时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棕色玻璃瓶并立即加入DPD试剂固定;检测前校准仪器,使用0.1 mg/L和0.5 mg/L标准溶液进行验证;记录检测时间、地点、温度等参数,形成可追溯的数据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议,关键点位应每2小时检测一次,确保全过程符合GB 5749-2022要求。